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

又一颗彗星坠落 本地著名儿童文学家 马汉逝世

本地著名儿童文学家 马汉逝世  
(图片载自网络)

(新山19日讯)我国儿童文学家孙速蕃(马汉)于今晚9时10分病逝,享年73岁。
他是在一星期前因病入院,被送进柔佛专科医院紧急病房。
马汉原名孙速蕃,1939年在马来西亚出生,祖籍广东省潮安县西林村。他在日间师训学院毕业后,先后担任中小学教师31年,51岁提早退休,专职从事写作、编辑与出版工作。他先后曾担任出版社编辑经理、资深编辑、丛书主编、《好少年》月刊、《新明少年》周刊及《小作家》主编。
他于1991年创办松柏教育制作有限公司,并于1998年创办松柏教育中心,担任董事主席兼院长。他也同时担任《南洋商报》出版的《青苗月刊》及《南洋学生》周刊编务顾问及撰稿人,历时26年。
他从5年级就开始投稿,当时的报章副刊、学生杂志、刊物都是他投稿的对象。获得的稿费当作生活上的补贴和学费。

出版逾百种儿童读物
后来,写作更成为他教书以外的第二种谋生之道。他也写过小说、杂文、散文、掌故、评论等文艺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品。他的部分著作曾翻译为马来文及英文,并多本在中国、香港及台湾发行。
中年之后,他亦着手于华文参考书及作文辅导读物的编写工作。
马汉出版过文艺小说创作、杂文集、掌故等专辑18本,儿童文学创作40本,100种以上的儿童读物及超过50本的小学参考书和作文辅导读物。
他于2008年荣获第10届“马华文学奖”,2010年荣获第8届“亚细安华文文学奖”及2011年荣获亚洲文艺基金会颁发“文学终身成就奖”。

周六举殡
丧府择定于6月22日(星期五)在治丧处:新山中华公会绵裕亭第一及第二格举行追思会,并于6月23日(星期六)中午举殡。

儿童文学家为自己安排“最后剧目” 马汉停柩处展生前著作7 F5 n8 `  j& h4 I0 N! _! I6 k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新山20日讯)本地著名儿童文学家马汉前晚逝世,已看淡生死的他为自己安排了生命终结的“最后剧目”,遗体停柩处设展览区,展示生前所有著作,尽显一生创作,至死方休的精神。
在马汉子女眼中,他们的父亲是一名计划周详的长者,生前便豁达的为自己写好讣告,选好灵堂照片,就像创作心爱的作品一样,要完整的交代自己的故事。
马汉步入晚年仍频密创作,家人被他的热诚感动,原本子女打算拿他喜爱的书本陪葬,但想到书对父亲那么重要,打消了念头。

著作超过100本
马汉老师桃李满天下,逝世消息传出后,曾受他指点的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国忠博士第一时间送上花圈,为恩师离世致哀。
马汉原名孙速蕃,育有4名子女,即孙彦哲、孙彦庄博士、孙彦彬和孙彦彤。他的文艺、儿童文学创作、杂文等著作超过100本,孩子们也受他的影响,在出版、写作和马华文学领域作出许多贡献。

周五追思周六举殡
丧府择定于6月22日(星期五)在治丧处:新山中华公会绵裕亭第一及第二格举行追思会,并于6月23日(星期六)中午举殡。

孙彦哲:一生奉献马华文学
孙彦哲说,5年前父亲动过鼻癌手术、去年动肝脏手术、最近一次只是小手术。
他说,父亲桃李满天下,有许多学生和文友,进入手术室前,家人还在面子书上发动祈祷,保佑父亲安全渡过这一关。
“父亲一生为出版、推动本地马华文学努力,也常把著作寄给文友交流心得,他的离开,对文友们是一项损失。”
他说,父亲最老的学生已60岁。在澳洲获知父亲逝世的学生,急忙吩咐住在新山的家人到灵堂慰问,送上关怀。

遗憾合辑未完成
马汉虽有心理准备面对死亡,可是因为走得突然,仍留下几件憾事。
孙彦哲告诉记者,父亲原本已着手筹备一套10本书合辑,其中两本尚未完成。
“4天前父亲清醒时告诉来访的职员,他没看到孙女大学毕业,舍不得离开家人。”
他说,去年父亲荣获2011年亚洲文艺基金会的“文学终身成就奖”,原定今年8月领奖,可惜已等不到这天到来。

临终前两周抱病到大专讲课
临终前两周,马汉老师终于有机会到大专讲课,就算抱病开讲,也很开心,因为能把经验分享给年轻人。
孙彦彬透露,父亲动手术前两星期还受邀到南方学院,为中文系学生主讲一堂马华文学。
他说,父亲完成中学教育后靠进修充实自己,有机会到高等学府讲课,对父亲而言是非常难得的机会。
他说,父亲规划的后事,包括在停柩处设立展览区,义卖书籍所得款项,将捐给南方大学学院教育基金。
“父亲是唯美派,自己把什么都做好。灵堂的照片生前已冲洗好,我们只根据他临终的文件线索,到指定的书格把照片取出来使用。”

坚持把事情做好
马汉老师值得学习之处包括“只要坚持把事情做好,一定会成功”。
孙彦彬说,曾有人怀疑身为普通教员的父亲,如何有能力出版几十本的书籍。
“父亲告诉我们,每次要出书时他会去找朋友出钱支持,他相信坚持把事情做好,一定会成功。”

感谢本报刊载文章
马汉动完手术之后,第一件吩咐孩子办的事,就是买《南洋学生》和《南洋商报》来读。
孙彦彬代表马汉一家人感谢《南洋商报》,因为马汉退休后,本报便一直刊载其文章。
“我们要特地感谢曾任《青苗》月刊主编的李前健、麦伟坚,以及《南洋商报》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。”

为本报学生刊物撰稿26年
马汉从1985年开始为《南洋商报》出版的《青苗》撰稿到今天的《南洋学生》,长达26年,即使最近在进院动手术前,也不忘先赶完《南洋学生》的系列稿,不料如今却成了他的遗作。
《南洋商报》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说,进院前,马汉完成了《南洋学生》的“世界伟人的生平”-哥伦布的5篇系列稿、及数篇的“马汉老师教作文”及“故事大观园”;这一点可窥知马汉的为人,是多么的具有责任感。

从不言倦
他痛心的忆述:“马汉老师当时还打电话通知这些稿可以在他动手术修养期间刊用。他也表明希望康复后可以继续写稿。”
范忠星说,虽然马汉已73岁,但他还是继续担任《南洋学生》编务顾问、撰稿及评改作文;他每年为《南洋学生》及之前的《青苗月刊》评改超过1000篇作文,从不言倦。
他相信文教界人士都会认同,马汉一生为我国儿童文学贡献良多,不断创作,指导学生写作,今天甚至许多受过中文教育的青年,都曾因而获益良多。
他说,尽管马汉已经辞世,逢周三发行的《南洋学生》会在接下来的几期继续刊登其遗作,直至完结为止。




我在小学时还没有红蜻蜓出版社之前都是看他的书长大的咯~
我真的接受不到咯!
我还记得我以前都只看他的书,也因为他的书,我的华文基础才会打得那么稳~
现在,我只能说,安息吧,马汉老师~
你永远是我的恩师~

5 条评论:

  1. ……愿他安息,一路走好……

    回复删除
  2. 他的对文学的付出是时间无法磨灭的,
    他的众人的文学影响是深远的。
    祝这位前辈安息。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他的确很棒。
      看到这个新闻我真的很震惊啊。
      难以置信

      删除
  3. 他的死讯对我而言,真的太惊讶了...
    我小学的启蒙老师,就这么离去了...
    不过也好啦,他至少已活到73岁了...
    可算是老死,也算是安乐死了...

    回复删除
  4. 对呀。
    会心痛虽然不揪心。

    回复删除

看完了?
不妨留下一点点痕迹吧...